- 2021-12-21 12:33
“十四五”地震人才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培养、引进、用好地震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地震人才队伍,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一)发展成效
中国地震局党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人才强局”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加快地震人才发展意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地震人才工程,设立人才专项,凝聚形成地震系统优秀人才库。制定实施局属单位新“三定”规定,优化省局内设机构设置,规范地震监测中心站设置,推进地震台站业务转型发展。推动局属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全面下放职称评审权限,不断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制定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人才国内、国际访学研修。行业基础人才培养得到加强,形成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地质与活动构造学、地震工程等多个优势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一批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入选国家多类人才计划。在重大项目、重要工程和重要任务实施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为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形势需求
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鲜明的科技属性,促进防震减灾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更加迫切。面对新发展阶段,地震系统要适应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需要,牢牢把握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建设要求,通过实施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等重大项目,培养造就引领地震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科学家,推动防震减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落实好业务发展思路和自身建设要求,针对防震减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打造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实践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构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新发展格局,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地震系统必须不断提升行业高等教育水平,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强系统内交流访学,进一步加强与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开展人才协同培养、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探索符合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之路。
(三)问题挑战
面对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地震系统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短板和不足。战略人才缺乏,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在职专家仅15人,在聘二级专家51人。人才断档严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青黄不接,局属单位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实施中缺乏带头人。人才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多震省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人才分布与事业发展任务不适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事业单位尚未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发展活力不足;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不健全,事业单位全员岗位聘任、能上能下机制尚未建成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完善,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强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牢牢把握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紧紧围绕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战略人才梯队建设,精准育才引才用才,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活力,为实现高水平地震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要求,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来。
坚持人才强局。围绕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以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为依托,坚持实践标准,在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和培养防震减灾战略科学家;围绕地震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选拔首席专家,历练打造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培养基层工程师队伍,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站在世界地震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人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坚持服务主业。聚焦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等领域组建创新团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地震人才工程的平台作用,在项目任务实施中大胆使用人才库入选人才,发挥优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积极性,激发人才创造力。
坚持开放合作。倡导“大人才观”,坚持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积极推进国家级人才、行业急需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国际培养与交流,强化系统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的开放合作,开放遴选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利用高端智力资源,凝聚防震减灾事业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地震系统战略人才缺乏、人才断档、分布失衡、活力不足等问题,大力推动地震系统各领域、各层级、各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地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三)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适应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高,防震减灾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显著增强。
到2025年,基本形成符合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才强局工作格局,防震减灾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取得进展,构建战略科学家梯队,创新团队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人才库发挥智力效应明显增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更加健全,人才队伍分布更加均衡,人才干事创业活力更加充沛,为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十四五”时期地震人才建设目标
三、主要任务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扎实做好育才、引才、用才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防震减灾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地震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聚焦事业发展方向发现防震减灾战略科学家、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坚持优秀人才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关注科技创新团队组建,选育领军人才。以批量培养支撑业务发展的科技人才为目标,有组织地从重要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岗位中,遴选一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促进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相融合。推动局属单位建立本单位人才库,结合项目实施给予人才更宽广的施展才华、提升业务科研能力的平台。大力吸收处于科研和工程一线的顶尖青年专家,参与到重大评议评价活动中来。结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局属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等重大项目、平台,在实践中培养集聚人才。
完善合作交流培养机制。深化国内外访学研修工作,完善出国访学、国内交流访问,推动局属单位结合工作需要自行组织开展国内外访学研修。加强与系统外科研院所、高校、学术性社会团体的交流合作,邀请国家级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畅通人才交流访问渠道。鼓励局属单位充分运用系统内外专家资源,组建本单位学术交流团体。推动局属单位业务、科技、组织人事部门协同发力,各司其职做好人才业务培养规划、选拔使用和评价推荐工作。
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区划、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等领域培训力度,制定实施重点专业技术岗位培训方案,建设专兼结合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编制更新各系列培训教材。健全完善培训评估机制,依据业务领域培训特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精细化课程评估和培训项目成效评估,建立评估结果反馈机制,综合运用评估结果改进培训组织实施。丰富线上培训内容,提高线上教育质量,利用中国地震继续教育网,统筹制定网络继续教育学习指导方案,及时更新补充培训课件,实现重点岗位培训网络全覆盖。
筑牢地震专业人才根基。以培养防震减灾后备人才为目标,依托行业高校和局属研究生招生单位,坚持特色一流,服务防震减灾重大战略需求,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持续为防震减灾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加强校所联动,完善合作培养机制,聚集资源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加强局属单位所属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建设,鼓励招收博士后进站工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展招收和培养留学生工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二)完善人才引进体系
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把握国际化人才引进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多措并举,探索人才引进新模式。以服务全局性重大紧迫需求为目标,支持科研院所根据重大项目、重大课题需求,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吸引国家级战略人才及科技领军人才,构筑集聚全球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鼓励支持局属单位创新团队聚焦主责主业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鼓励局属单位依据事业发展需求,大力推动人才国际交流合作。聚焦防震减灾领域重大成果培育、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平台和高水平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各单位党委(党组)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关作用,规范人才引进的程序和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合同约定、薪酬待遇,严格管理和考核,充分发挥引进人才在技术攻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拓宽柔性引才工作渠道。加大与行业内外高层次专家的沟通交流力度,加强柔性智力引进。结合重大项目实施、科学技术攻关,采取顾问指导、挂职引进、合作引进、兼职引进和退休特聘等方式,着眼各领域、各行业不拘一格柔性引进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对于引才成效显著的给予适当专项经费、绩效工资额度、人才评优推先等支持。正确处理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关系,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鲶鱼效应,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三)完善人才使用体系
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工作,健全完善“因事设岗、全员聘任、定期考核、能上能下、绩效激励”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突出业绩贡献导向,向关键岗位、业务一线取得显著实绩和贡献的人员实质倾斜。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政策,鼓励局属事业单位探索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人才评价中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以用为本,依据不同业务工作属性、岗位特点,注重考察人才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突出用户导向、应用导向、绩效导向,以学术影响、应用效果、解决重大问题成效等为评价标准;鼓励省局探索设立面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基础研究类突出科研工作深度、学术价值、国际领先度,应用研究类突出解决业务问题、提升业务能力和推广应用等系列。
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健全人才队伍信息动态更新数据库,建立人才队伍情况分析机制,动态评估岗位、职称等情况,坚持高级岗位设置、职称评审向基层业务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稳定并引导人才向基层、西部和边远地区流动。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基层中心站之间、中心站与省局之间、东部省局与西部省局之间常规化的轮岗挂职等工作制度,增加人才的纵向和横向流动。拓展地震部门与“大应急”体系及地方机构的交流渠道,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编制优秀人才遴选指南,针对人才业务领域分布不合理、东西部人才差距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精准培养,逐步改善人才业务结构,优化人才布局。
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积极为人才松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深入推动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和事务干扰,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建立健全政治引导长效机制,加强政治吸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弘扬行业精神,鼓励人才身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地震科技创新重任。完善表彰奖励机制,选树典型,对地震系统先进人才进行表彰,对人才工作成绩突出的局属单位予以政策倾斜。建立分层分类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协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营造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
四、重点举措
(一)着力培养防震减灾战略科学家
通过组织开展战略研究,承担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任务培养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工程、“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以及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大震灾害情景构建及风险防控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战略科学家。发挥研究所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将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纳入研究所章程;依托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技创新平台,集聚系统内外各类高精尖人才,形成相对固定的地震战略科学家队伍。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人才,定期组织科学前瞻和技术预测研究任务,发现培养视野开阔、跨学科理解能力强的青年战略科技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科学计划和科技工程任务的关键岗位,有计划的锻炼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员,在实践中提高在大型科技攻关活动的组织领导能力,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二)着力打造中国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工程
根据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地震安全需求,以解决制约事业发展的关键核心科学技术问题为目标,坚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原则,围绕防震减灾业务发展思路,建设一批跨行业、跨单位一流创新团队。创新团队以行业领先的科研业务实体为依托,学术、科技和业务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备明显解决科技难题、研发先进技术装备、催生原创性成果和产出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成果的能力;通过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
(三)着力实施地震人才工程
首席专家: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实施,面向全行业,评选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带领团队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形成创新性科技成果,推动重要业务高效开展,重大项目高质量完成,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首席专家。由所在单位对首席专家进行专项绩效激励,专项绩效激励不占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领军人才:围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大震灾害情景构建及风险防控、“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等重大工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从灾害风险评估到工程减灾应用、地震预警到行业应用、基本业务到公共服务等应用研究,遴选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强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引领解决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的领军人才。
骨干人才:以推动落实全局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为目标,面向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风险防治、公共服务等业务领域,遴选一批骨干人才。
青年人才:遴选具有一定的学术成果、技术创新成果产出,或在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方面表现突出,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业务精通的一批青年人才。鼓励局属单位支持高学历青年人才开展科研探索,提高基础科研能力,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四)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
统筹“两个大局”,把握国际化人才引进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国家级海外人才引进平台,创新引进方法、改善人才环境、强化支持力度、形成工作机制,支持局属单位引进事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加快推动地震人才国际化进程。鼓励局属研究所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瞄准世界地震科技前沿,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进行科研合作,着力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以防震减灾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实施为平台,以创新团队为抓手,柔性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投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五)着力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持续深化与留学基金委人才培养合作,稳步实施地震英才国际培养计划,聚焦防震减灾主责主业和重大发展需求,每年选派若干名科研业务骨干到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访学进修,拓展国际视野,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创新人才。每年推荐若干名局属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到国外高校学习,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六)着力培养优秀基层工程师
在地震台、监测中心站等基层单位努力培养一支实践能力突出,善于解决数据处理、震情分析研判和运维保障等复杂问题的优秀基层工程师队伍。持续实施国内交流访学,5年支持300名左右业务一线青年人才到研究所和业务中心进行交流访学,参与科学研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地震台站业务转型升级需求,实施地震台站人员五年轮训方案。
(七)着力推进西部省局人才特殊培养
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地震系统援藏、援疆工作部署,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定期选派骨干人才赴西藏局、新疆局援助挂职,建立人才援藏、援疆机制。组织专家服务团赴西部省局开展短期服务,指导业务工作,开展系列讲座。不断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开展以西部省局为重点的在职研究生培养。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为西部省局定向培养研究生学历人才。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持续选派西藏局、新疆局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到系统内外科研院所开展为期1年的交流访学。
(八)着力提高行业高等教育水平
坚持人才自主培养,按照应急管理部决策部署,支持防灾科技学院与相关院校联合组建应急管理综合性大学,提升办学层次。坚持需求导向,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打造一流特色学科。瞄准重大地震科技需求,整合优势科技资源,联合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局属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工作,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和适应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需求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已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励局属单位积极申请增设博士后工作站,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进站工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中国地震局坚持党管人才,形成职能司室牵头抓总,有关司室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局属各单位发挥用人主体作用的人才工作格局。中国地震局将人才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强化经费保障。持续实施地震人才工程,通过人才专项,逐步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力度,保障重点工程实施,主要用于各类科研和业务人才培育、激励、引聘,支持创新团队建设与运行,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
(三)强化考核评估。建立项目人才培养培训评估体系,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提升人才培训质量和水平,实时监控、动态调控,确保培养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
-
福建省地震局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2024-10-24
-
福建省地震局代表队荣获2024年度全国地震速报预警技能竞赛(广西赛区)团体第一名2024-10-22
-
福建省地震局举办党务干部及纪检干部培训班2024-10-22
- 11-18 ·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11-04 ·泉州德化举行地震应急预案桌面推演
- 11-04 ·福建省地震局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暨处级干部培训班
- 11-04 ·漳州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老年大学活动
- 11-01 ·福州地震监测中心站改建构造地球化学实验室
- 11-01 ·泉州市地震局开展行政执法培训
- 10-28 ·泉州市应急局党委到泉州地震监测中心站党支部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