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手册(四)——灾后卫生防疫指南(4.1)灾后卫生指南
- 2025-02-05 10:13
T|T
第 四 章 灾后卫生防疫指南
人们常常会误解自然灾害与传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人们会从尸体联想到传染病,从而引发恐惧并常常认为“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然而,灾后疫情暴发的风险主要与是否有安全的水源和卫生设施、人群密度、人群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医疗服务等相关,与当地的疫病生态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传播性疾病暴发风险的大小以及感染人群的死亡率。
第一节 灾后卫生指南
水源安全、卫生条件、场所
持续提供安全饮用水的保障,是大灾后最重要的一项防疫措施。氯化物是可以广泛获得、廉价易用的药品,用它可以有效抑制水中的大多数病原菌。人员安置计划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卫生条件以及每个人都需要有相应的空间。
基础医疗护理条件
最基本的医疗护理条件对于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常见病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提供进入二级和三级医护设施的渠道。
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减轻传染病的影响:
(1) 尽早诊断和治疗腹泻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那些5岁以下的幼儿;
(2) 在疟疾高发区尽早诊断和治疗疟疾,发烧24小时内,用青霉素为主的综合疗法来治疗恶性疟疾;
(3) 针对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医护和防治措施;
(4) 正确的伤口清洁和护理,伴随灾后的伤口处理,应予以注射破伤风疫苗(适当选择有或没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疫苗) ;
(5) 提供必要的药品,设置一个医疗应急箱,例如处理腹泻病的口服补液盐、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抗菌素等。
因此,在传播卫生知识时,宣教重点在于:
(1) 好的洗手习惯;
(2) 安全的食物准备方式;
(3) 煮沸水或氯化处理水;
(4) 发烧的早期诊治;
(5) 在疟疾高发区,使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
(6) 与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相适应的传病媒介控制。
图片新闻
-
福建省召开2025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工作会议2025-02-08
-
中共福建省地震局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通报会2025-02-27
-
福建省地震局组织专题学习党章2025-02-27
最新新闻
- 02-08 ·福建省召开2025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工作会议
- 11-18 ·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02-27 ·中共福建省地震局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 02-27 ·福建省地震局组织专题学习党章
- 02-26 ·厦门市地震局指导学校开展春季防震减灾演练
- 02-26 ·厦门市地震局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巡查
- 02-26 ·三明市召开2025年地震系统工作会议